社會團體工作發展階段

profile picture of 慕容雲旭

慕容雲旭

社會團體工作發展階段

一、團體過程與團體動力

(一)、團體初期(initial phase):處於團體設計和招募的階段,此階段主要決定團體目標、團體成員、招募方式、團體性質。此階段的團體工作契約為個別與互惠。

翻譯:這階段還在寫方案、寫計畫書,還沒開放報名。

(二)、團體聚集期(convening phase):此階段是團體正式開始後的暖場階段,工作者處於團體的核心角色,團體內的氣氛仍是較為陌生和不熟悉,所以工作者必須主動去串接、引發成員之間的互動。此階段的團體工作契約仍為個別與互惠。

翻譯:迎新、宿營、帶營隊第一天的相見歡,破冰小活動是你的好選擇

(三)、團體形成期(formation phase):團體開始具備工作效能的前期,由團體成員共同產生團體規範,此時亦為發展團體凝聚力的關鍵時刻,此時團體成員開始與他人互動、建立人際連結、扮演團體角色,團體互動狀態轉變為團體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工作者的位置轉換到軸承位置,視團體需求站在團體核心或邊陲位置。此階段團體工作契約開始發展互助關係

翻譯:經過前面工作者的串接之後,現在團體成員之間互相發展出關係了,有必要時再跳出來協助即可

(四)、團體衝突期(conflict phase):團體開始穩定後就會有衝突的可能(有些團體可能不會有衝突期),工作者應該把衝突視為一個機會,讓成員可以更加瞭解和認識彼此,工作者善於利用衝突,藉由穩定系統、澄清、討論、把議題拋回團體,重新檢視問題,重建團體規範,以及團體目標。此階段團體工作契約維持互助關係

翻譯:新鮮感不再,投入缺乏回報,缺乏協助投入的動機,看其他人不順眼且不想再忍氣吞聲,就爆發衝突了,危機就是轉機!

(五)、團體維持期(maintenance phase):此階段又稱工作期,團體規範已被建立,團體成員彼此認定為一體,此時團隊效能最佳、互動頻率最和諧,在此階段完成團體任務。工作者可退到團體邊緣位置,讓團體自己運作即可。此階段團體工作契約轉為成員和團體本身建立的互賴契約

翻譯:已經建立起團隊動力了,孩子已經長大了,工作者可以放手讓團體去發展就好

(六)、團體結束期(termination phase):評量團體成效、處理團體成員的分離情緒,工作者的職責是整合並回到團體核心位置,協助團體成員回顧過程。此階段團體工作契約轉為建立獨立契約

翻譯:回顧過往,邁向未來,處理分離焦慮,促成大家從團體學習,帶走獨立的能力

二、團體發展五階段(Garland & Jones & Kolodny)

(一)、團體初期階段:團體初期成員行動偏向趨避行為,成員不確定加入團體有何好處,因此前期投入為試探性的,同時也在評估團體中可接受的行為,故剛開始的溝通,都是圍繞在團體領導者

翻譯:有好處我才要加入團體,先觀察別人再行動,由領導者帶領

(二)、權力控制階段:此階段為過渡期,當成員認為團體是安全且值得投入時,成員關係會轉向親密,次團體也逐漸形成,此階段的特徵是「次團體鼎立」

翻譯:熟了以後,開始有次團體(搞小圈圈)

(三)、親密階段:此階段為發展熟悉的參考架構,團體此時更為親密,對團體的投入也更增加,開始建立團體規範,團體角色成型,團體領導的風格也確立

翻譯:開始建立同溫層,處於熟悉的環境

(四)、區分階段:此階段發展團體認同和內在參考架構,此階段特質為凝聚與和諧相處,團體成為互助體系,成員針對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已經累積解決問題的經驗,能夠掌控複雜的關係

翻譯:在同溫層如魚得水

(五)、分離階段:此階段為漸行漸遠的時期,成員對分離感到焦慮,成員對團體領導者的情感鬆動,已經解決的問題可能重現,可能再次依賴領導者,結束階段要回憶過去、鞏固現在成果、討論未來

翻譯:好好處理結案的分離情緒,可藉由回憶過去、鞏固成果、慢慢練習分離

三、模式

(一)、連續階段理論(successive stage theory):一般群體發展的階段次序

(二)、循環模式(cyclical model):又稱為重複模式,某些特定的主題會支配團體各階段的互動,會重複的循環發生

(三)、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成熟的團體為了維持工作成果以及人際互動,會來回於高凝聚的階段和高度生產力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