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重要
(一)、從原本的著重在心理因素,開始加入社會環境因素的考量,而此理論又稱為診斷派,可以簡單想像成這個理論像是把社工當作「社會醫師」,去診斷服務對象的「社會問題」,並且去擬定個別化的處遇計畫,以達到對症下藥,用這個概念去理解此理論會比較容易記住
(二)、重點關鍵字:個別化、內在心理、外在環境、人在情境中、診斷、分析
二、背景
(一)、1917年,社會個案工作鼻祖,瑪莉芮奇孟出版「社會診斷」一書,主要架構是以心理分析理論作為個案工作的基礎,形成精神分析理論為主的診斷取向。診斷是為了對服務對象問題的通盤了解,運用方法蒐集資料,並擬定解決問題的計畫。
(二)、1937年,漢彌爾頓更進一步整理心理暨社會學派的觀念和主張
(三)、Florence Hollis強調個體「內在心理」和「環境」因素交互影響
(四)、最簡單來說,就是以佛洛伊德的心理學為背景,加入社會因素而產生社會工作的理論
三、理論觀點與概念
(一)、人的成長是受到「心理」、「生物」、「社會」三方的交互影響。而非一昧的聚焦於個人的潛意識
(二)、如果要了解一個人和他的行為,必須從「人在情境中」出發。強調個人的行為,是受到「內在心理」和「外在社會」因素形成的。
翻譯:個體=內在心理+外在環境。
(三)、情境因素:指的是服務對象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社會系統。系統內的成員彼此會交互反應並互相影響
(四)、內在心理:指的是本能、人格發展、對周遭環境的知覺、認知、心理感受。內在心理會與環境作用形成「行為」。
翻譯:內在心理+環境=行為
四、處遇原則與過程
(一)、服務對象問題
1.嬰幼兒時期未被滿足的需求會隱藏在潛意識,導致成年後的不成熟行為。
2.服務對象目前的社會環境壓力過大,導致早年問題被引發
3.個人錯誤的自我和超我的功能,導致服務對象控制力不足,且認知有曲解
(二)、處遇目標:從「人在情境中」下手,協助服務對象解決內在(本我、自我、超我)與外在(系統)壓力,以及增強自我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翻譯:處理服務對象內在心理以及外在環境的問題,並增強服務對象能力
(三)、處遇過程
1.初期會談:重視「專業關係的建立」,工作者要了解「服務對象對問題的看法和動機」
2.心理暨社會診斷:將會談蒐集到的資料,整理歸納並加以分析
(1).服務對象分析:聚焦服務對象過往生活經驗與行為
(2).系統分析:服務對象與家庭系統、其他系統的互動關係
3.處遇面向
(1).內在心理:心理、人格、增強面對問題的信心、增進問題解決的能力
(2).外在環境:環境的改善與調整
(四)、處遇技術
1.支持性技術為:簡單來說就是給予情感支持,降低服務對象的焦慮,並有改變即將來臨的希望
2.直接改變技術:如同字面意思,直接讓案主改變的技術,包含了堅持、建議、忠告、強調、警告、干涉
3.探討、描述與宣洩的技術:引導服務對象描述或解釋(探討),藉此協助其了解自己的困擾(描述),鼓勵他表達被壓抑的感受(宣洩)
4.反映性討論技術:發展並增進服務對象的覺察性,分為對情境的覺察、動力的覺察、人格的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