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筆記EP544

profile picture of 慕容雲旭

慕容雲旭

股癌筆記EP544

一、節目內容

(一)、閒聊

1.Adolescence混沌少年時好看

(二)、市場話題

1.參訪投資快滿一年的軟體公司

(1).進入修正,尚未認為是AI泡沫

(2).歷史會押韻,但不會完全重複,和.com泡沫有嚴重落差,估值、營收、獲利都有落差,不要隨意疊圖臆測

(3).科技發展會先建立硬體,接著是平台和軟體,而硬體的展望已經反映到股價上了,所以要往下個趨勢看,因此這波修正後要往軟體方向看,若不是軟體,殊難想像AI的夢可以繼續下去

(4).在to C方面大型巨頭會收割戰場,但to B的利基市場會是百家爭鳴,類似消費性電腦和工業電腦的概念,消費性量大薄利多銷,而IPC本質是服務業且專精,賺太少了巨頭不想下去做

(5).舉例Vibe Coding,用自然語言生成程式碼,對外行人來說很厲害可能有70~90分,但對專業的人來說就只有60分及格

(6).金句:若AI拿到自己的專業上去用,若沒有覺得這個東西是60分的話,那代表你的專業可能不是一個特別需要累積的專業

(7).類似數位轉型,要麻沒錢,要麻會花時間和人力去處理,需要把所有資料活化,上標籤並Rag向量化,最後還要調校合適的領域,需要有人做苦工的

(8).to B端需要派出PM進入公司了解公司運作和數據,找出數據關聯性,進行資料清洗、資料整理、模組化、訓練模型

(9).針對不同產業開發模組化工具,第一次下去會最痛苦,但開發完成後可以適用其他相同產業的公司

(10).各有市場,巨頭很難被小公司鬥掉,小公司也有高度客製化的利基市場可以吃,像是PLTR就是高度客製化且切入的產業難以被介入,類似的公司就是未來的主軸

2.估值藝術

(1).估值是要看成長率

(2).若稅後盈餘增長率一致,就要買低倍率的標的

(3).本益比20倍可能是成長率為30%,而本益比10倍的成長率可能趨近於零或衰退

(4).暴漲暴跌都會讓人心煩,暴漲時看沒有風控的人賺錢超快會讓人生氣

3.盤勢狀況

(1).台股沿路創新低,但那斯達克是反彈後的回吐,並沒有創新低,若那斯達克創新低,則所有壓力會去釋放,會覺得是個不錯的買點

(2).因此,當台股穩住但那斯達克去創新低時,台股就有可能再創新低一起被帶下去

(3).這邊不用太急,以過去騰出20%現金水位來說,會想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把5%到10%打掉,然後去等下一波反彈

(4).若下一波反彈摸到大均線又往下,直接變成妥妥的下降趨勢,會再去減碼,覺得這次不一樣了

(5).股市是經濟的櫥窗,搞不好提早六個月去反應後面的經濟了,可能會拿出久違的多空配置了

(6).若有融資的自殺潮或斷頭潮的出現,就要先買一點

(7).以大型權值股來說,要挑相對強的,像是TSM就要看外資何時賣爽沒,而發哥相對強勢,跟ASIC佈局吃Rerate的故事有關。台達電也是相對強的

(8).無法解釋自己為何美股是汰強留弱,而台股是汰弱留強,比較是靠感覺,覺得美股不應該砍跌深的,但台股跌深後會壓力山大

(9).基本面、技術面的強者很多時候能力已經強到不分軒輊,到後面報酬率和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三)、回答QA的部分

1.量子電腦就是未來的東西,MK已經有押注機器人、AI軟體股,偏向3~5年可以變現的,量子電腦是更後面的東西,一般來說不喜歡這樣的東西

2.一般來說不騰現金,但現在盤勢不好融資又在高水位,不騰現金對不起自己

3.散戶的話,定期定額買大盤最好,如果是做個股的話,還要整天問問題的話,代表你不適合做個股

4.拜託節目先聽再來問問題

5.對MK來說最難的東西不是找錢,而是找好老闆,如果真的有很棒的idea,會想辦法去生出錢

6.ASIC後面可能會分食掉GPGPU的市占率,但整體產值是上去的

7.曾經有一度會哀怨過原生家庭

(1).看到其他同業的爸爸,家學淵源一路傳承起步輕鬆很多

(2).羨慕同業不用像MK一樣融資全押,知道自己會死掉但還是想要去拼一波,只是因為不想再窮下去了

(3).就會想說若家裡可以給自己多一點錢的話應該會更快,但後面想通自己獲得的是觀念和能力。

(4).爸媽光是身體健康不麻煩兒子且有自己的生活便非常感謝

(5).反而會反思當時若有給自己一點錢的話,就會膨脹起來而達不到現在的境界

二、心得感想

(一)、不得不說,在白手起家這塊跟MK有點像,有時候會哀怨原生家庭給的不多,起步比人家慢,但沒有少年窮的這段歲月與磨練,似乎也沒有能力可以往上前進,也無法再繼續往上的境界

三、操作日記:(無推薦買賣之建議,只是記錄自己的操作紀錄,不要亂跟單當韭菜)

(一)、美利達(9914):抄底一下

(二)、小台和選擇權搶反彈賠爛了嗚嗚嗚

四、產業趨勢

(一)、To C會被巨頭收割,而To B 的利基市場會是百家爭鳴,類似消費性電腦和工業電腦的概念,消費性量大薄利多銷,而IPC本質是服務業且專精,賺太少了巨頭不想下去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