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

profile picture of 慕容雲旭

慕容雲旭

預算

一、意涵與功能

(一)、意涵

預算是以金錢術語來描述說明組織未來一段時間的行動計劃,預算具備監督、控制組織運營的功能

(二)、功能

1.規劃:讓管理者思考未來情境可能的變化,進而採取應變措施

2.協調:不同組織、部門間,可藉由預算形成共同計劃,使管理者檢視彼此運作和利益上的關係

3.溝通:透過預算,組織成員了解自身在完成年度預算中的被期待扮演的角色

4.激勵:預算是影響和激勵管理者的有效設計,若讓員工參與預算制定,可發揮參與管理的功能

5.管控:預算可讓管理者管理控制活動,藉由定期比較預算項目和實際結果的差異,可了解哪些活動偏離原先規劃

6.績效評估:藉由測量結果,來評估是否符合預算標的

二、類型

(一)、逐項/單項預算(line-item budgeting):

主要目的為「財務控制」,又稱為歷史預算法,通常以當年的預算來規劃明年的預算,列出組織明年預計支出預算的項目和金額數字,此做法有循序漸進地特性,故又稱漸進式預算法。翻譯:打開今年預算表另存新檔,把年度數字改成明年,關掉檔案

(二)、功能式/績效式預算(functional budgeting):

主要目的在於「管理」,同時考量方案的直接支出和間接支出,關注方案欲提供多少產出、中間輸出與品質輸出的預期成本,此方法易於了解一個方案的實際支出

1.直接支出:組織為了單一方案所產生的支出。例如:送餐服務方案、居家服務方案、交通車方案

2.間接支出:為了兩項以上方案所產生的支出。例如:辦公室租金、水電費

(三)、方案預算(program budgeting)

主要目的在於「規劃」,源於方案規劃早期,除了納入功能預算的考量外,也必須關注產生的結果,需確定方案輸入和目標的完成,並計算每項成果的預期成本,將規劃和評估緊密相連。優點是有助認知組織目標,去除部門隔閡、處理長期計畫

(四)、零基預算(zero-based budgeting):

每年從零開始,要為編列的預算說明理由,不管過往方案是否存在,每年都要重新檢視和說明,可藉由比較成本效益,選出合適的方案。優點是能夠精準預測活動、收支,缺點是曠日廢時超麻煩的

三、預算編列步驟

(一)、設定目標:目標必須和組織相關,最好符合SMART原則,以利後續評估

(二)、確定組織狀態:蒐集組織過去和現在的營運作況,以此為基礎

(三)、探討替代方案:找尋新的可能替代方案,為組織找尋創新的可能

(四)、決定優先次序:管理者就所發掘的創新替代方案,依照組織的目標和狀況,列出優先次序

(五)、確定決策:這是最為艱難的步驟,在社福組織中,服務對象的福祉和組織運作效率是最重要的事情

(六)、提供充分解釋和公共關係:當完成預算藍圖後,管理者會向利害關係人解釋預算為何如此規劃,以取得支持。良好的公共關係及向審核者做詳細的解釋,才能使預算通關

四、預算規劃模式

(一)、漸進增加模式:當前預算制定,會受到過往的預算項目的影響

(二)、政治模式:制定預算是一種協商的過程,是利害關係競爭者之間,不斷衝突和妥協的結果。究竟是協商還是分贓呢

(三)、理性規劃模式:又稱為古典模式,預算制定的過程是理性且合乎邏輯的,基於需求、優先順序、計畫、目標來制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