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遇性團體-基本方法
(一)、團體工作結構化
1.讓團體成員認知到團體會「準時」開始及結束
2.認定好團體的結束時間
3.每一刻都聚焦在團體目標上
4.發展並且維持團體互動及溝通的模式
5.確保能夠順利地從一個活動轉換銜接上另外一個活動
6.聚焦在多層次的介入(微視、中介、外部):像是聚焦在個別的成員、聚焦在團體的本身、聚焦在外在的環境
7.在每一次的團體結束時,做個摘要和結論
8.在團體初期使用結構化的模式,對於團體的過程以及結果會造成有利的影響。像是可以減少團體成員的害怕、促進成員自我揭露和投入、提高團體的凝聚力、增加團體的正向感受
*其實這一段放在聚集期比較好,但是筆記安排上放這邊比較好看流暢
二、處遇性團體-特殊方法
(一)、改變成員之信念系統
1.讓成員檢視自己思考和想法之基礎經驗
2.讓成員檢視自己過去經驗是如何被建構的
3.幫助成員思考現在的生活經驗中,有哪些影響因素
4.幫助成員從團體中的其他成員獲得有關「建構和反映經驗」的方法
5.練習認知和行為反應的新經驗
(二)、認知的自我教導:幫助團體成員運用「內在對話」和「外在的自我陳述」的方法,來因應困難的情境,並解決問題。像是: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這件事情,去取代我辦不到的信念
(三)、系統減敏感法:幫助成員將害怕的事物,按照害怕程度的高低作排序,先從想像開始產生焦慮的情境開始,從較不害怕開始嘗試,逐漸到較害怕的層次,每次焦慮就使用放鬆技巧,平靜後再接著再繼續努力
三、任務性團體-基本方法
(一)、職務性衝突
1.成員不同意團體目標,或者是對於所需進行的任務不理解,而產生的衝突,源自於團體成員對團體領導者所下的指令、程序有不同的意見,是一種很常見的衝突
2.職務性衝突有助於團體領導者鼓勵成員深入的探討問題,幫助成員做更佳的判斷,若領導者能夠有效帶領,可提高成員對領導者的決策滿意度,且更有機會可以表達自我意見和想法
(二)、關係性衝突aka人際情緒衝突
1.團體成員因自己的個性特質喜好與他人不同,而將自己與其他成員對立。翻譯:我看你不順眼
2.關係性衝突會使團體成員對團體的承諾和團體滿意度有負面的影響,削弱領導者和成員處理團體內部訊息的能力,造成團體成員的壓力和焦慮
(三)、處理團體衝突的方法
1.將衝突視為正常的現象,且危機就是轉機,對團體發展有正向的幫助
2.協助團體成員確認衝突,讓彼此了解到不同意見
3.鼓勵成員暫停批評的意見,直到聽取完整個團體討論。翻譯:先聽完大家的意見想法再說,避免流於一昧的批評
4.強調團體討論中已達成共識的部分
四、任務性團體-特殊方法
(一)、腦力激盪法
1.程序:自由表達、意見越多越好、不批判、結合重整與改善。翻譯:不考慮可行性,有想法就拋出來
2.通常在腦力激盪前,團體成員需要十分鐘的暖身時間,並熟悉議題
3.較長時間的會議,所獲得的想法品質會更好
4.領導者不該讓團體在腦力激盪之後,馬上給予評估
5.若是面臨技術性問題,則需要有系統且有組織的思考,不適合腦力激盪。翻譯:腦力激盪屬於創意發想用
(二)、腦力激盪的有利因素:可以「避免依賴單一權威」去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開放式分享,在短時間內產出最多的想法,要立即公布成員意見,讓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意見
(三)、不同的腦力激盪方法
1.讓成員各自思考方法,然後再提上來團體討論,釐清並且整合大家意見
2.反面思考法:列出解決方法的負面結果,了解面臨困境後,評估要如何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