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力

profile picture of 慕容雲旭

慕容雲旭

復原力

一、為什麼重要

(一)、雖然復原力是心理學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在優勢觀點中相當的重要,在服務對象面臨困境時,以正向的思考方式,去正向看待服務對象在遭遇逆境時展現的能力。筆者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套服務的概念,很多時候也是處理自身遭遇低潮時的理論,人生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低潮,或者是像筆者一樣衰到常常遭遇挫折和低潮,這時候便可以拿出這套理論來運用在自身。套一句筆者很喜歡的一句話:「那些殺不死我的,必然使我更強大。」

(二)、重點關鍵字:復原、復原力、保護因子、成功適應、逆境、挫折、正面、正向

二、背景

(一)、1955年,一個團隊對夏威夷地區的嬰兒進行研究,了解這些嬰兒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事件環境中所受的影響。歷經40年的縱貫研究中,發現一部分人們在危機當中依然能夠適應,

(二)、復原力一開始發展自心理學的領域,從197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研究順序先是瞭解復原者特質,再來是了解復原力產生的過程,最後是著重在引發復原力和創造復原力。

(三)、從心理學領域擴展到社會工作領域對復原力的研究主軸放在服務對象遭遇困境時,復原力的展現,像是保護因子、成功適應、保護機制等等,並將復原力的概念運用到實務上,去發展方案以及服務的策略

三、理論觀點與概念

(一)、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從逆境之中復原的能力

(二)、復原力的七項構成因子

1.能夠幽默應對事件,並從不同角度看待

2.雖然處於挫折逆境,但能夠適度將自我和逆境做分離

3.能夠自我認同,展現出控制環境的能力

4.對自我和生活具有未來導向和目的性的特質

5.具備向壓力、逆境挑戰的能力

6.具備良好的社會環境適應能力

7.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挫折

(三)、復原力的特性

1.復原力是一種能力特性:復原力和某些能力特性有關,像是具備樂觀、幽默、堅毅等能力較具有復原力

2.復原力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復原力是一種調適的過程、能力和結果,強調個體和環境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中產生作用

3.復原力是正向的:強調在行為的改變是朝向積極且正向的目標,而非導致負向結果的消極和破壞

4.復原力是可培養的自我資源:每個個體身上都有蘊藏著復原力,只是尚未被發掘。可從五個面向來發掘

(1).發展社會支持網絡:被家庭、朋友、親友接納住

(2).發現生命的意義:看到生命正向的一面

(3).技能:學習社交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技術

(4).正面的自我看待: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嘗試去發掘自我優點和正面特質

(5).具幽默感的:遭遇困境能夠幽默以對的個體,肯定是具備著韌性且有餘裕的

(四)、具有「復原力」的兒童擁有四項能力(Bernard)

1.自主:具備良好自我認同,獨立且能夠掌控身旁周遭環境

2.問題解決的能力:尋求他人協助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社會能力:能夠和他人、同儕、朋友建立積極性關係

4.對未來具有目的感:有目標、堅持力、希望感、未來感

(五)、家庭復原力來自於

1.家庭具備問題解決以及溝通的能力

2.家庭角色具備公平性

3.有精神信仰的基礎,能正向的解讀逆境、創傷

4.家庭規則具備彈性,能夠隨時調整生活型態

5.願意去面對逆境

6.對未來有希望

7.家庭成員能夠一同努力解決問題克服逆境

8.家庭有共聚的時間和例行公事

9.擁有家庭外部環境所提供的社會支持

10.家庭成員具備健康的身心靈

(六)、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提出復原概念的十大原則

1.非線性的過程(Non-Linear):復原的過程不會一步步的直線發展,而是不斷的挫折並學習的過程

2.全人關懷(Holistic):復原的過程中,涵蓋了個人整體的生活、生命

3.以個人及個體為本(Individualized and Person Centered):依據服務對象自身的狀況,去選擇多元的復原方法

4.自我取向(Self Direction):由服務對象自己引導、選擇並決定復原的方法

5.賦權(empowerment):服務對象有權參與各項的決定,並做出抉擇

6.優勢觀點(Strengths Based Orientation):注重服務對象的優勢、能力

7.同儕支持(Peer Support):互相的支持

8.尊重(Respect):接納、包容,維護服務對象的權利、消除社會歧視

9.責任(Resbonsibility):服務對象具有照顧自己、尋求復原的責任

10.希望(Hope):復原提供了尋求美好未來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