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社會工作

profile picture of 慕容雲旭

慕容雲旭

113-2社會工作

內容目錄

1.有關美國 1960 年代社會工作的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發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醫療模式認為社會排除才是身心障礙者有障礙的主要因素
(B)醫療模式介入重點包括微視系統和鉅視系統
(C)醫療模式將問題焦點放置於疾病與障礙本身
(D)醫療模式認為社會工作者是社會變遷媒介

解析:(C)
(A)錯誤,醫療模式注重生理疾病本身,而社會模式認為社會排除才是身心障礙者有障礙的主要因素
(B)錯誤,著重在微視的疾病與障礙本身,不包括鉅視
(C)正確
(D)錯誤,社會模式認為社會工作者是社會變遷媒介

看更多:醫療模式VS.社會模式

2.社會工作的發展受到社會變遷之影響,關於社會工作發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①社會工作以人為服務對象,高科技不會影響社會工作處遇 ②因為社會運動興起,我國各項福利服務自 1960年開始蓬勃發展 ③在社會變遷迅速下,社會工作實施領域應擴大,工作模式或方法應求新或適度修正 ④為因應多元文化社會發展趨勢,社會工作者應具備多元文化素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D)
①錯誤,高科技會影響社會工作,例如電腦化、資訊化
②錯誤,1960年代還在戒嚴,不太可能出現社會運動
③正確
④正確

看更多:台灣發展歷史

3.社會工作的工作面向相當多元,Payne(2011)從國際社會工作的定義來看社會工作者的工作面向時,未包括下列何種觀點?

(A)政治觀點
(B)治療觀點
(C)社會秩序觀點
(D)轉型觀點

解析:(A)
(A)錯誤,無此觀點
(B)正確,治療觀點:社會工作藉由促進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以追求服務對象的最佳福祉
(C)正確,社會秩序觀點:將社會工作視為個人的福利服務,維持社會秩序,重點在於使陷入困境的個人,能夠儘快的回復正常。此觀點偏向自由、理性經濟政治哲學的觀點,強調在經濟市場中的個人自由
(D)正確,轉型觀點:此觀點認為必須為了被壓迫者、貧窮者而去改變社會,只有社會改變,弱勢以及受迫者才能獲得充權。強調計畫經濟和社會介入,以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

看更多:社工功能與角色

4.有關綜融社會工作方法之步驟,下列實施程序何者正確?

(A)評量→行動→計畫→評鑑→結案
(B)計畫→評量→行動→評鑑→結案
(C)計畫→行動→評量→評鑑→結案
(D)評量→計畫→行動→評鑑→結案

解析:(D)
(A)錯誤,解題技巧:行動不會在計畫之前
(B)錯誤,解題技巧:要先分析評量之後,才有辦法擬定計畫
(C)錯誤,解題技巧:要先分析評量之後,才有辦法擬定計畫
(D)正確

看更多:綜融社會工作

5.社會工作實施取向的發展歷史中,下列何種服務方法發展的最晚?

(A)社會團體工作
(B)社會個案工作
(C)整合模式社會工作方法
(D)社區工作

解析:(C)
(A)錯誤
(B)錯誤
(C)正確,解題技巧:所謂的整合,就是已經有了很多參考的理論,再加以匯集
(D)錯誤

看更多:
1.個案工作之歷史
2.社會團體工作歷史演變
3.社區工作歷史演變

6.下列何者不屬於社會工作「系統維護者」的角色內涵?

(A)建議同仁在會議中討論問題
(B)對需要福利資訊的服務對象提供專業諮詢
(C)分析辨識組織與服務輸送障礙因素
(D)對不同專業團隊成員提供專業諮詢

解析:(B)
(A)正確,社會工作人員有責任評估組織機構、機構政策,與阻礙有效服務輸送的機構內部功能的角色
(B)錯誤
(C)正確,社會工作人員有責任評估組織機構、機構政策,與阻礙有效服務輸送的機構內部功能的角色
(D)正確,在執行這類的角色時,若社會工作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可以諮詢機構督導或是其他專業人員

參考:104-1社會直接服務第35題

看更多:社工功能與角色

7.有關綜融社會工作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強調一般性而非複雜性問題的解決
(B)強調要同時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C)強調應將阻礙求助對象需求滿足或功能發揮的相關系統也視為服務對象
(D)強調要考慮社會工作與服務對象之周圍人士的互動關係

解析:(A)
(A)錯誤,強調複雜性而非一般性問題的解決
(B)正確,綜融社會工作和生態系統理論有著密切關係
(C)正確,綜融社會工作和生態系統理論有著密切關係
(D)正確,綜融社會工作和生態系統理論有著密切關係

看更多:綜融社會工作

8.下列那個社會工作理論主要是根據馬克思主義(Marxism)所發展而來?

(A)反壓迫實務
(B)基變社會工作
(C)女性主義社會工作
(D)充權觀點

解析:(B)
(A)錯誤,好像沒有這個專有名詞的理論
(B)正確
(C)錯誤,女性主義並非從馬克思主義發展而來的,但女性主義的內容跟基變社會工作、充權理論都是有密切相關的,這些理論大都是著重在社會結構壓迫上
(D)錯誤,充權觀點並非從馬克思主義發展而來的

看更多:
1.基變社會工作與馬克思主義
2.女性主義社會工作
3.增強權能

9.下列何者為心理暨社會學派的主要限制?

(A)無法兼顧不同利益團體
(B)太過強調服務對象之正向思考
(C)未能充分關切社會變遷的影響力
(D)過度重視文化差異

解析:(C)
(A)錯誤,此理論和利益團體沒有什麼關係
(B)錯誤,此理論和正向思考關聯性不大
(C)正確,此理論「內在心理」和「環境」因素交互影響,較為著重於內在心理的因素
(D)錯誤,此理論並沒有涉及太多的文化因素

看更多:心理暨社會學派(診斷派)

10.沉迷於線上遊戲的中輟少年認為自己是沒有用的人,怎麼努力都沒有用,人際關係也差。社會工作者可運用何種理論觀點來修正其原有信念並增強其正向的行為?

(A)精神分析學派
(B)認知行為學派
(C)優勢觀點
(D)增強權能觀點

解析:(B)
(A)錯誤,此題目並無提及潛意識等概念
(B)正確,題目要求的是「修正原有信念並增強其正向的行為」,這符合認知行為學派的理論觀點
(C)錯誤,此題目並無提及看見服務對象的優勢或特長
(D)錯誤,此題目雖有提及增強正向行為,但B選項較為合適

看更多:認知行為學派

11.任務中心取向在評估服務對象的標的問題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標的問題可以是尚未明確的
(B)標的問題以負向方式表達
(C)標的問題將焦點擺在其他利害關係人身上
(D)標的問題是服務對象表示願意處理的問題

解析:(D)
(A)錯誤,問題是明確的
(B)錯誤,人有順應問題的習慣
(C)錯誤,焦點擺在服務對象身上
(D)正確

看更多:任務中心取向

12.服務對象 A 是美好社區的獨居長者,先生過世,無子女,經濟來源是微薄的退休金。近日其因為骨折入院,社會工作者在進行其社會支持網絡評量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分析網絡中的人對於服務對象所提供的支持類型與程度
(B)了解其社會關係網絡人數與接觸頻率
(C)網絡支持的對象可以分為個人層次和社區層次
(D)社會支持網絡無法使用量化工具評估

解析:(D)
(A)正確
(B)正確
(C)正確
(D)錯誤,有社會支持量表可以做使用

13.有關「增強權能與倡導觀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個人被視為個案,重視個案的症狀診斷治療
(B)以個人問題為焦點
(C)處遇計畫主要是依據社工人員的設計
(D)相信個人與家庭是解決問題的專家

解析:(D)
(A)錯誤,這是診斷派的概念
(B)錯誤,以服務對象能力為焦點
(C)錯誤,是社工和服務對象討論的
(D)正確

看更多:增強權能

14.下列何者不是社會工作的微視理論?

(A)危機介入模式
(B)任務中心模式
(C)增權與倡導取向
(D)問題解決學派

解析:(C)
(A)正確,個案工作適用的理論
(B)正確,個案工作適用的理論
(C)錯誤,關鍵字是「倡導」,這是去影響改變政策的鉅視面向。增權可以微視也可以鉅視
(D)正確,個案工作適用的理論

看更多:
1.危機介入取向
2.任務中心取向
3.增強權能
4.問題解決學派

15.在女性主義流派中,認為男女並無本質差異,是社會結構對於女性造成歧視與不公,追求的是女性個人的自我實現的機會,與國家在政策和公領域層面的性別平等。此流派係屬下列何者?

(A)自由主義女性主義
(B)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C)文化主義女性主義
(D)激進主義女性主義

解析:(A)
(A)正確,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認為男女完全平等
(B)錯誤,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認為不平等是源自經濟分配不均
(C)錯誤,文化主義女性主義肯定女性關懷和照顧他人的特質,以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女性的特質,而非完全批判的角度去看待
(D)錯誤,激(基)進主義女性主義認為不平等是源自男性對女性的壓迫

看更多:女性主義社會工作

16.關於反歧視及反壓迫的社會工作實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協助服務對象時,以專家角色自居提供正確改善方法
(B)聚焦於服務對象的問題,焦點在於修正其非理性思維
(C)以病理角度分析服務對象的問題,強調客觀中立價值
(D)關注資源的可近性及服務對象所處文化脈絡的特殊需求

解析:(D)
(A)錯誤,以夥伴的角色介入和服務對象一起工作
(B)錯誤,修正非理性思維是行為認知學派
(C)錯誤,這是診斷派的論述
(D)正確,關注社會文化的壓迫,是環境導致服務對象產生狀況的

看更多:
1.認知行為學派
2.心理暨社會學派(診斷派)
3.增強權能

17.社會工作者在協助心智障礙者的案主自決(client self-determination)時,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A)協助案主看清他的問題與需要
(B)幫助案主認識社區的相關資源
(C)激發案主的潛能
(D)善用他人替代決策

解析:(D)
(A)正確
(B)正確
(C)正確
(D)錯誤,題目要案主自決,不是他人替代決策

18.甲教養院院長以提供服務對象最適切環境為由,將某次設施設備採購招標底標資料透露給特定廠商。其行為屬於下列何種過失?

(A)濫權
(B)瀆職
(C)怠職
(D)侵占

解析:(B)
(A)錯誤,說文解字是「濫用權力」,也就是合法,但是不合理、不合乎道德的。像是主管討厭某員工,就分配比較多困難的工作給他
(B)正確,「不應為而為之」。瀆職是不應該去做,但做了。屬於錯誤且不法的。
(C)錯誤,「應為而不為」。怠職是怠忽職守的意思,也就是應該去完成,卻沒有完成的,像是沒寫紀錄
(D)錯誤,侵占為將非自己所有之物占為己有

看更多:業務過失

19.關於社會工作的假設前提,下列何者錯誤?

(A)社會工作的介入可減緩問題的嚴重性
(B)肯定每個人存在的重要性
(C)接受人的互動過程中可能產生各種需求
(D)強調個體在與環境互動中,都應該先改變環境

解析:(D)
(A)正確
(B)正確
(C)正確
(D)錯誤,改變環境是個方法,但不是絕對且優先的

看更多:生態系統觀點

20.癌症末期的服務對象要求社會工作者不要告知其家人真實病情,並決定放棄治療。上述情形係屬何種社會工作倫理與價值議題?

(A)關係界線
(B)價值涉入
(C)自我決定
(D)業務過失

解析:(C)
(A)錯誤
(B)錯誤
(C)正確,題目所描述的是案主自決的範疇
(D)錯誤

看更多:社會工作倫理

21.有關道德相對論之主要觀點,下列何者錯誤?

(A)因倫理之標準不一,故而需要有權力者訂定之
(B)因社會文化差異性,故而沒有普遍性倫理標準
(C)因個體生命經驗不同,故而有不同的價值
(D)因社會時代變遷,故而無法有絕對客觀的倫理標準

解析:(A)
(A)錯誤,道德相對論主張的是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答案
(B)正確
(C)正確
(D)正確

看更多:社會工作之倫理哲學理論

22.某社會工作者對經濟弱勢之受助家庭態度消極和不尊重,辯稱:「這些人都是福利依賴者,就算自己積極幫助也沒有用,反正他們也不會想改變什麼。」依據 Bandura(1986)的道德解離(mora disengagement)理論,上述情形屬於下列何種行為反應?

(A)責任存有
(B)以權謀私
(C)責任分散
(D)非人性化

解析:(D)
(A)錯誤,存有責任的話會講這種話???
(B)錯誤,本題沒有提到工作者用手上的權力謀取自已的利益
(C)錯誤,責任分散指的是因共同負責任,使自己會降低道德警覺,像是詐騙產業鏈
(D)正確,貶低服務對象,來降低自己的愧疚感

看更多:社會工作倫理

23.系統理論中強調對於服務對象面臨的問題須以「人在情境」的觀點剖析,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個人與社會系統間有交互關係
(B)各系統間存在著界線,各系統無法流動運行
(C)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間的關係是具有協商性的夥伴關係
(D)個人會積極參與改變環境,環境也會形塑個人發展

解析:(B)
(A)正確
(B)錯誤,各系統會流動運行
(C)正確
(D)正確

看更多:一般系統理論

24.關於社會工作者面對倫理衝突時,所依據之社會工作師倫理守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社會工作者完全依循服務對象的自我決定權
(B)社會工作者選擇保護服務對象的方法,不得與欲達成的目的有不相符合之損害
(C)社會工作者有多種達成目標的方法時,應選擇服務對象的最佳權益、最少損害為原則
(D)社會工作者採取之方法有助於爭取服務對象之利益

解析:(A)
(A)錯誤,不可能完全案主自決
(B)正確
(C)正確
(D)正確

看更多:社會工作倫理兩難的抉擇原則

25.某癌末病人婉拒醫師採取安寧療護的建議,堅持要出院返家,不願再接受任何治療,經過社會工作者會談後,尊重其意願,這是符合社會工作倫理的那項原則?

(A)真誠原則
(B)最小傷害原則
(C)保護生命原則
(D)自由自主原則

解析:(D)
(A)錯誤
(B)錯誤
(C)錯誤
(D)正確,題目關鍵字:尊重其意願

看更多:社會工作倫理兩難的抉擇原則

26.當服務對象已死亡,社會工作者對於服務過程中的紀錄和報告應妥善保管,避免不當使用或外洩,這是社會工作倫理所強調的何種原則?

(A)維護隱私原則
(B)真誠原則
(C)平等原則
(D)個別化原則

解析:(A)
(A)正確,題目問的是保管紀錄和報告
(B)錯誤
(C)錯誤
(D)錯誤

看更多:社會工作倫理

27.服務對象是未成年之高二生,從小與爺爺相依為命。爺爺罹患重度失智症後,他為照顧爺爺經常不穩定就學,最後成為中途離校生。學校社會工作者家訪後發現,服務對象將爺爺照顧得很好,兩人目前是靠爺爺退休金和存款能維持生計。社工與服務對象會談後,其仍決定先照顧爺爺。社工應以何種準則作為倫理抉擇?

(A)不應尊重服務對象的決定,因為個人幸福權優先於他人的自由權
(B)應該尊重服務對象的決定,因為保護生命原則優先於自主自由原則
(C)不應尊重服務對象的決定,因為生活品質優先於自主自由原則
(D)應該尊重服務對象的決定,因為個人自由權優先於個人的基本幸福權

解析:(D)
(A)錯誤,此題幹要表達的是服務對象決定要照顧爺爺,同時面臨到自己的幸福權問題,而個人幸福權優先於他人自由權沒錯,但本題是個人的自由權,而不是他人的自由權。所以答非所問
(B)錯誤,本題並沒有提到生命原則
(C)錯誤,個人自由權>個人基本幸福權
(D)正確

看更多:社會工作倫理兩難的抉擇原則

28.關於「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服務扎根部落與社區
(B)執行巡迴督導計畫
(C)推行福利關懷諮詢服務與個案管理
(D)建立服務地區人文與福利人口群統計資料

解析:(B)
(A)正確
(B)錯誤,家庭服務中心定位為原住民部落的社福中心
(C)正確
(D)正確

29.有關單親家庭可能需要關注的議題,下列何者錯誤?

(A)角色負荷過重
(B)未成年子女親職化
(C)繼親屬難負管教之責
(D)情緒及心理調適

解析:(C)
(A)正確
(B)正確
(C)錯誤,題目問的是單親家庭,不是重組家庭
(D)正確

30.關於人權歷史發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世界人權宣言」宣示人人享有言論和信仰自由
(B)第一代人權著重於社會、經濟及文化權利
(C)「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比「世界人權宣言」來得早
(D)第二代人權著重於集體權利

解析:(A)
(A)正確
(B)錯誤,第一代人權是「消極人權」,主張個人權益不被侵犯,像是自由權、參政權、財產權
(C)錯誤,「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是1966年,「世界人權宣言」是1948年
(D)錯誤,第二代是「積極人權」,主張人民積極爭取滿足日常所需的權利,像是生存權、工作權、健康權。而「集體權利」是第三代人權,主張保障弱勢族群權利

31.離婚子女監護權爭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所謂的「親子疏離症」。有關「親子疏離症」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子女會主動積極遊說父母雙方復合
(B)子女會對父母雙方皆充滿不捨
(C)子女會對父母感到混淆、矛盾,不知如何與父母互動
(D)父母會同時疏忽子女的需求

解析:(C)
(A)錯誤
(B)錯誤
(C)正確,親子疏離症是指有些父母會在孩子面前故意說另一方的壞話,想讓孩子討厭對方、支持自己,把孩子當成爭奪監護權的工具或籌碼來利用。
(D)錯誤

32.若移民者為捍衛自己的文化,刻意避免和主流社會接觸,僅限於跟自己的族群互動,是屬於下列那一種應對方式?

(A)邊緣化(marginalization)
(B)隔離(separation)
(C)同化(assimilation)
(D)整合(integration)

解析:(B)
(A)錯誤,這詞通常是被動的狀態,像是被排擠的狀態,但題目敘述的是,自我隔離而不是被主流社會排擠
(B)正確,關鍵字:避免和主流社會接觸,也就是自我隔離
(C)錯誤,同化是指融入主流社會,同時失去自己原本的模樣
(D)錯誤,整合是不失去自己的模樣的同時,融入主流社會當中

33.下列何者屬於反壓迫實務工作(anti-oppressive practice)之干預策略?

(A)著重以專家角度提供服務對象建議
(B)以病理觀點分析服務對象之問題
(C)避免觸及改變社會結構之相關議題
(D)協助並提升服務對象之意識覺醒

解析:(D)
(A)錯誤,這其實是一種壓迫,要服務對象聽從專家的建議
(B)錯誤,病理觀點就是一種認為服務對象的狀況是種問題的壓迫
(C)錯誤,壓迫是源自於社會結構,因此反壓迫的實務工作就會面臨到改變結構的議題
(D)正確

看更多:增強權能

34.在長期照顧領域的社會工作者需具備運用高齡與長期照顧方面的各種常用評估量表。下列組合何者正確?①社區常用評估認知障礙症的 AD-8 量表>2 分表示需轉介醫療專業評估 ②評估憂鬱狀況可借助 MMSE 量表 ③長輩術後返家申請居家服務,評估基本行走與個人衛生自理能力需借助 IADL 量表 ④長輩術後或經歷生活重大失落等急性壓力事件後,出現視幻覺、被害妄想等疑似譫妄行為,應轉介醫療專業處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D)
①AD-8 量表為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得分大於兩分就建議接受專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②錯誤,MMSE是認知功能評估量表,評估失智症的
③錯誤,IADL是「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而評估能力的是用ADL
④正確

35.下列何者是兒童及少年保護的第三級預防工作?

(A)家庭支持方案
(B)家庭訪視方案
(C)寄養家庭方案
(D)社區宣導方案

解析:(C)
(A)錯誤,第二級預防,早期介入脆弱家庭
(B)錯誤,第二級預防,早期介入脆弱家庭
(C)正確,第三級預防是立即終止受虐狀況,協助安置隔離
(D)錯誤,宣導為第一級預防

看更多:衛生福利部保護司

36.針對有童年逆境且受性剝削的青少年,社會工作者運用創傷知情(trauma informed)觀點之實務處置,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設定界線,提升對健康人際互動的期望
(B)運用心理教育性團體,逐次建立關係
(C)關注青少年羞恥感與罪惡感受
(D)即時採取價值觀修正之認知教育

解析:(D)
(A)正確
(B)正確,可藉由同儕支持,來建立互相支持的關係
(C)正確,創傷知情照護模式強調「理解創傷」,故關注青少年感受為正確
(D)錯誤,創傷知情觀點是理解並同理服務對象,而非採取認知修正

37.疫病蔓延影響日常生活,有關實踐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原則的措施,包括下列何者?①補助藥局增改建無障礙設施 ②醫護人員戴口罩阻礙聽障者讀唇語,如病人是聽障者,可例外不戴 ③口罩均須憑證購買,提供特殊需求者個別配送,破壞公平機制④為身心障礙者研製特殊口罩,如小耳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C)
①正確
②錯誤,看起來是用心良苦,但實則會造成雙方陷入感染的風險之中
③錯誤,看起來就很相反
④正確

38.有關學校社會工作者提供教師諮詢(consultation)服務有效性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僅處理在規劃好的標準化服務問題
(B)目的在解決教師(諮詢者)工作有關的問題
(C)可以依據長官指派主動處置特定教師的問題
(D)可以無需顧慮同事職場關係將諮詢內容公開

解析:(B)
(A)錯誤,那你就只是個答錄機
(B)正確
(C)錯誤,諮詢是等人來問,不是主動督導對方
(D)錯誤,需要注意保密原則

39.根據國際員工協助方案協會(EAPA)之學者研究,員工協助方案可以協助職場提升三大面向的價值,係屬下列那三大面向?

(A)社會投資成本、人力資本價值、健康成本
(B)職場組織收益、人力資本價值、健康成本
(C)職場組織收益、人力資本價值、員工家庭價值
(D)職場經營成本、社會投資成本、人力資本價值

解析:(B)
(A)錯誤
(B)正確,讓員工健康,提升人力價值,才能讓組織賺錢
(C)錯誤
(D)錯誤

看更多:職業社會工作

40.腦中風病人住院治療 1 個月後,病況穩定,由社會工作者偕同醫療團隊,提供家屬慢性療養資訊,並協助家屬將服務對象轉至社區養護機構照護,上述情形屬何種專業服務?

(A)安寧療護服務
(B)出院準備服務
(C)緊急安置服務
(D)中期照護服務

解析:(B)
(A)錯誤,題目可沒說到居家安寧的任何關鍵字
(B)正確,就是出院返回社區照顧
(C)錯誤,緊急安置通常是沒有家屬的處理方式,與題幹不符
(D)錯誤,中期照護是不符合住院條件,但仍需要復健,先去復健後再返家,但題目已經提到協助家屬將服務對象轉至社區養護機構照護,屬於返家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