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profile picture of 慕容雲旭

慕容雲旭

111-2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內容目錄

1.下列何者不是幼兒時期的情緒概念內涵?

(A)憤怒
(B)罪惡感
(C)驕傲
(D)親密感

解析:(D)
(A)大約在六個月左右發展
(B)忌妒和罪惡感在3~4歲發展
(C)大約在2歲時發展
(D)這是青少年的名詞概念

2.Piaget 的道德發展論中,將兒童道德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幼兒期依發展順序包含下列那二個階段?

(A)自律階段、他律階段
(B)無律階段、他律階段
(C)無律階段、自律階段
(D)他律階段、自律階段

解析:(B)
無律期:0-5歲
他律期:5-9歲
自律期:9歲之後

3.Freud 將人格結構分為三個部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我:是人格的核心,受到現實原則的支配
(B)自我:為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人格原始基礎,受唯樂原則支配
(C)超我:人格結構最高層,是後天學習而建立的,受到完美原則的支配
(D)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受到完美原則支配

解析:(C)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超我

4.下列對於遊民(the homeless)現象的敘述,何者錯誤?

(A)他們是因為房價過高而無法購買,只能租房的人
(B)他們是沒有自己居所而住在公共空間的人
(C)他們可能面臨著與家庭成員關係的斷裂
(D)從家庭理論來說,他們在生命歷程中可能面臨著家庭危機或影響其生命的事件

解析:(A)
(A)明顯錯誤(迷之音:若照這個邏輯,社工們大部分都是homeless了吧QAQ)

5.當前科技產品已然進入到生活日常,滑世代的現象影響著家庭及人際的互動,在考量親子關係及家庭的生活品質,親子之間的共同因應方式,下列何者為佳?

(A)家長應針對未成年兒少制定合宜的監控機制,但成年人可以不在此家庭規範內
(B)家庭成員可透過家庭會議建立家庭的規範並具體執行
(C)嚴禁在家中使用 3C 產品
(D)影響家庭親職的議題太多了,所以,不需要對於在家中運用 3C 產品的議題太擔心

解析:(B)
(A)若成年人也遵守家庭規範,對兒少來說信服力比較大
(B)理想上是這樣
(C)太過於嚴格
(D)這應該是普遍日常的心聲,但不是國考要的答案

6.社會工作專業注入很多心血服務處於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兒少,而社會工作者和生活在貧窮家庭兒少工作時,社會工作者應考量許多的層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先關注兒少是否吃飽,其他的就依機構的專業能力決定是否服務
(B)社會工作者可運用兒少同儕協助處理家庭的議題
(C)社會工作者應先盤點機構資源,確立資源足夠之後才進行開案評估
(D)社會工作者須從「人在情境中」的架構,評估環境中潛在的問題,以掌握兒少生活中可能導致其發展的問題層面

解析:(D)
(A)不應該只有在馬斯洛最低層次需求,在資源允許的狀況下,應該要提供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甚至是自我實現需求
(B)兒少的同儕應該也是小朋友而已,難有能力可以協助處理
(C)應該是開案評估後,盤點機構資源是否符合案主需求,才進行開案

7.對於系統理論相關概念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系統是區分一個實體的邊界或邊緣
(B)動態均衡指系統維持相對穩定,一旦平衡破壞會自我調整回復穩定的傾向
(C)角色是個體在社會結構中所占據的位置
(D)投入指系統對所接收到的各種能量的回應,它會影響環境中其它系統

解析:(B)
(A)系統理論中,沒有一個明顯的邊界,彼此會互相影響,並保持著動態平衡的狀況
(C)「棲位」是指個體在社會結構中所占據的位置,「棲地」是個體所生活的周遭環境
(D)投入是指資源進入系統,產出是指系統如何影響外在環境

8.有關社會工作者應用生態系統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它有助我們檢視環境的能力以及提升服務的效能
(B)它可以引導我們確認相關系統、次系統和高層系統的概念
(C)它有助我們分析個體生活空間中衝突與支持力量的交互作用
(D)它是我們瞭解社會系統唯一的概念架構

解析:(D)
(B)選項敘述的與本題的「生態系統論」相吻合,而且系統理論和生態環境理論是密不可分的
(D)選項中的「唯一」,像這種很絕對的字詞往往高機率會是有問題的選項,若其他選項看埠處問題,可以嘗試選擇這種選項

9.①經濟制度的失功能 ②階級不平等造成的財富分配不均 ③不良鄰里互動中所學到的自我挫敗感。上述三種貧窮看法相對應的理論觀點,下列組合何者正確?

(A)①社會衝突論 ②結構功能論 ③文化中心論
(B)①符號互動論 ②世界體系論 ③結構功能論
(C)①生態論 ②社會階層論 ③社會衝突論
(D)①結構功能論 ②社會衝突論 ③符號互動論

解析:(D)
①關鍵字在「制度」,制度是結構面常討論的議題,「階級(階層)」、「機制」、「系統」也會是個關鍵字,而結構功能論認為階層是普遍存在且必要的,階級具有某些功能
②關鍵字在「階級」以及題目表現出的「對立衝突」意味,而社會衝突論認為階級是不平等且會有剝削的狀況
③關鍵字在「互動」,人們在社會互動中,以「符號」代表價值與意念,符號也是其關鍵字

10.親職化(parentification)是描述親子間的親職角色扮演。下列關於親職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孩子與父母的角色反轉
(B)只出現在離婚家庭的孩子
(C)孩子不會覺得有壓力
(D)是孩子的正常發展任務

解析:(A)
(A)筆者認為這個選項也不太精確,親職化的孩童有可能是父母疏於照顧而承擔了父母的角色,有可能年紀較大的孩子幫忙照顧小的孩子,但這不代表孩子與父母的角色反轉,父母有可能成為被照顧的一方,但不必然是如此
(B)(C)(D)選項明顯錯誤

11.布朗芬布倫納(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論(ecological theory)中,著眼說明不同世代間之個體受社會變遷所影響而有不同態度與價值,屬於下列那項系統?

(A)中間(mesosystem)
(B)外部(exosystem)
(C)微視(microsystem)
(D)年代(chronosystem)

解析:(D)
(D)這翻譯不好,應該翻譯為時間系統,直接丟英文翻譯都會得到時間系統,不知道是不是出題老師故意這樣翻譯增加難度的

12.Newman 和 Newman 指出個體性別概念的理解與發展分為四個階段:階段一、正確使用性別標誌;階段二、理解性別是穩定的;階段三、理解性別是恒定的;階段四、性別是有生殖器官基礎的。學齡兒童的性別發展與認同所處階段,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階段一與階段二
(B)階段二與階段三
(C)階段三與階段四
(D)僅在階段四

解析:(C)
階段一為0-2歲
階段二為2-4歲
階段三為4-6歲
階段四為7歲以上
學齡兒童是指6-12歲的孩子,所以橫跨三四階段

Kohlberg 性別認知發展理論
1.性別認同階段:一歲半到三歲,以外表判斷男女
2.性別穩定階段:三歲到六歲,開始接受自身性別的資訊,在四歲時開始恆定
3.性別恆定階段:六歲以後,具有性別保留的觀念,不會因外表改變而有所改變

13.Forward(1989)所稱的有毒父母是指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傷害自己的子女。下列何者不是Forward 所稱的有毒父母的特徵?

(A)主宰慾強的父母
(B)吸毒的父母
(C)無法勝任教養子女的父母
(D)身體、精神或性虐待者

解析:(B)
(B)直覺這個會是一個陷阱選項
題目敘述,有毒父母是「不知不覺中傷害子女」,所以(B)不符合此敘述,其他選項較為正確,本題在109年曾經考過

14.有關婦女懷孕期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胎兒酒精症候群是胎兒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攝取酒精對胎兒造成影響
(B)孕婦在懷孕期間嚴重酗酒會導致嬰兒不尋常的臉部特徵
(C)懷孕期間飲酒對胎兒不會有影響
(D)胎兒損傷的嚴重程度隨著懷孕期間酒精的攝取量而增加

解析:(C)
(C)明顯錯誤,不多贅述。從猜題守則來看,這個選項與其他選項矛盾,直接猜下去

15.根據 Maslow 的需求階層論,一個人接受自我、他人及自然,尋求公義、真理、秩序、團結及美好事物,這表示此人達成下列那種需求?

(A)安全需求
(B)歸屬感及愛的需求
(C)自尊的需求
(D)自我實現的需求

解析:(D)
1.生理需求:呼吸、吃飯等
2.安全需求:人身安全
3.社會需求:友誼、愛情
4.尊重需求:被人尊重與肯定
5.自我實現需求:聽起來很美好、很厲害、很抽象的東西就是這個需求,像是題目所述

16.老人虐待通報數逐年升高,社會工作者在評估老人是否受虐時,需要注意的風險因子不包括下列何者?

(A)老人的衛生情況很糟糕,營養不良
(B)照顧者有酗酒或物質濫用的問題
(C)老人很害怕照顧者
(D)老人獨自居住,靠有限的退休金生活

解析:(D)
(A)(B)(C)直觀想得到的危險因子
(D)非受虐的風險因子

17.下列那位學者對學習心理學與發展理論的貢獻,在於將學習理論運用到教育、個人適應及社會問題上?

(A)艾力克森(Erikson)
(B)皮亞傑(Piaget)
(C)史金納(Skinner)
(D)佛洛伊德(Freud)

解析:(C)
(A)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分八個階段,從嬰兒期到老年期
(B)認知發展理論,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
(C)學習理論:就是正增強、負增強、正處罰、負處罰
(D)精神分析理論潛意識、自由聯想、夢的解析

18.一般長輩對年齡的認知與實際情況有差異。下列對於老人自我概念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一般老人會接受面對死亡的議題
(B)會以退休前的職業與社會角色界定自我
(C)多數老人的自我概念是以懷舊的方式延續
(D)一般老人會認為自己比實際年齡要年長一些

解析:(D)
筆者找不到此題出處的文獻,只能用常理推測
(A)有和年紀較大的老人們相處就會發現,隨著身旁的朋友一個個離去,他們或多或少也會做好死亡的準備
(B)(C)套用老人會說的一句話,想當初~~~
(D)筆者有點不懂題目敘述為何意思,是指老人自認為自己比較老嗎?

19.在國小階段,孩童的情緒能力可區分為三個大項:情緒體驗、情緒表達以及瞭解情緒。情緒表達是指下列何者?

(A)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調適
(B)有效訊息的辨識與傳達
(C)辨識自己的情緒
(D)知道別人要傳遞的訊息

解析:(B)
(A)情緒體驗
(B)情緒表達
(C)情緒體驗
(D)瞭解情緒

20.家庭暴力對個人會有極大之影響,且容易產生創傷後壓力失調症之現象。此種心理失調現象有四種特性,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一種足以引發創傷壓力反應的事件
(B)會重複經歷一些症狀,例如噩夢或過去的情境
(C)出現一些症狀,這些症狀來自於不愉快的想法
(D)不容易過度興奮或驚嚇

解析:(D)

1.再體驗創傷:事件過後,會不斷回憶或作惡夢,感覺身歷其境
2.過度警覺:長期的保持警戒、恐慌、焦慮、易怒
3.麻木與逃避:會避開和該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以及壓抑情緒、缺乏情感
4.負向認知與情緒:回想起過去創傷記憶時,會引發強烈的負面情緒反應。

21.David Elkind(1984)的自我中心理論以青少年最為明顯,下列何者不是其行為特徵?

(A)自我中心
(B)向權威者挑戰
(C)希望跟父母親多討論
(D)自我意識

解析:(C)
(C)滿容易理解的,即使不知道此理論,也能從中選出這個特別與眾不同的選項

22.有關多元文化能力的敘述,下列組合何者正確?
①社會工作者在進行專業工作時,能使不同文化的案主能受到適當的處遇
②社會工作者必須瞭解案主的真實情況並察覺不同族群的特質
③服膺自己的文化與成長經驗及其民族的世界
④社會工作者應發展多元文化敏感度,以對案主實際情況施行適當處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B)
③服膺的意思是謹記,記在心中,不會忘記的意思,所以此選項表達的意思比較偏向是單一文化的能力,選項敘述並沒有問題或錯誤的地方,但不符合題目所要的「多元文化能力」

23.有關健康不平等的討論,下列何者錯誤?

(A)健康不平等會受到居住區域的資源配置或偏遠地區而受影響
(B)家戶貧窮會影響健康資源的取得
(C)目前在健康議題上,對於跨性別及順性別的需求掌握已經很清楚
(D)族群因素會影響到健康資源的運用

解析:
(A)(B)(D)以邏輯來思考,上述三個選項都合理
(C)選項太過武斷,滿明顯的錯誤。再來以直覺想,我們真的清楚認識跨性別的這個族群嗎?況且健康包含了生理上的以及心理上的,生理上的需求以及心理上的需求,又掌握多少?

24.依據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厭食症(anorexia)的成因有許多因素,有關成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壓力
(B)遺傳
(C)居住物理環境
(D)媒體

解析:(C)
(A)長期處在壓力大的狀況之下,情緒低落、焦慮、憂鬱的人容易得到厭食症
(B)據各項研究發現,神經性厭食症跟基因有關,而這個遺傳基礎和某些精神疾患重疊
(C)目前沒有查到相關的資料指出居住的物理環境會有所影響的
(D)受到媒體影響,認為瘦、苗條才是美的,害怕變胖而強烈節食或催吐,久了就病了

25.下列那一項社會老年學觀點是聚焦於老年群體逐漸變老過程中的積極面向,以及他們如何為自己的生活、社區、組織和整個社會作出重要貢獻?

(A)年齡分層觀(age stratification perspective)
(B)女性主義(feminist theory)
(C)連續理論(continuity theory)
(D)生產性老化(productive aging theory)

解析:(D)
(A)年齡分層理論:將社會視為由不同年齡層組成的人口,相同年齡層的族群可能會有相似經驗,再來的是相同年代的族群,可能會經歷相似的歷史時期年代
(B)明顯與題目不符,女性主義在這邊不多加贅述
(C)強調在老人階段的特質,是年輕時候特質的延續,所以每個人面臨老化議題所採取的對策,通常是先前熟悉的對策
(D)生產老化是指個人成功老化,再加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讓長者在社會上可以扮演貢獻者的一個角色(Caro & Bass,1993)

26.青少年的從眾性及希望自己受歡迎,常常讓他們為服膺同儕而做了不適當的決定與行為。青少年社會工作人員在協助青少年應對從眾性的壓力,下列方法何者錯誤?

(A)直接告訴青少年做什麼
(B)協助青少年聽取自己的聲音
(C)討論如何在個人自主與他人期待中取得一個平衡點
(D)訓練社會拒絕技巧

解析:(A)
(A)直觀判斷,直接告訴青少年該做什麼的話,反而青少年會故意唱反調
(B)在這個迷惘的年紀,有個人適時推一把是很需要的
(C)如同題目所敘述,青少年階段會面對到從眾的壓力,所以會有討好別人的狀況產生,因此在個人自主與他人期待中取得平衡點是滿重要的一步
(D)如上敘述,在取得平衡點的同時,多少會有拒絕他人的時候,因此學會如何拒絕他人是重要的

27.老年階段常有許多失落、悲傷、哀悼,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悲傷工作從難以置信,進展到痛苦紊亂,繼之到遷就妥協
(B)預期失落會發生時,就不會受到影響
(C)悲傷會同時有生理與心理反應
(D)哀悼過程包含處理思念亡者的哀傷情緒及恢復生活嘗試新的角色關係

解析:(B)
(A)悲傷五階段:否認、生氣憤怒、討價還價、憂鬱哀傷、接受釋懷
(B)常理判斷:做好心理準備,仍會受到影響,但可以降低影響程度
(C)心理與生理會互相影響的,例如:遇到悲傷發生時,會有胸悶、胸痛的狀況
(D)無誤

28.媽媽注意到小翔(男生)從小和一般嬰幼兒不同,小翔 3 歲時在幼兒園老師的建議下,爸媽帶小翔進行發展遲緩早期療育評估,在一系列評估後小翔被診斷為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下列對小翔的敘述,何者錯誤?

(A)固定例行的作息或儀式有助於小翔日常生活
(B)小翔是男生,罹患的可能性比女生高
(C)小翔不太有視線接觸
(D)小翔與其他幼兒園兒童會一起分享和經常互動

解析:(D)
(A)正確
(B)現行的資料顯示,男女比約為5:1,但多項研究指出其實性別比不該如此懸殊,而是受到社會期待的影響,所以患有自閉症的女性相對男性來說,較不易被察覺與診斷
(C)此為自閉症兒童的特徵之一
(D)此選項與(C)有所矛盾,常理判斷這個選項也是錯誤的

29.Tavris 與 Wade(1984)提出家庭主婦症候群(housewife syndrome),主要概念是下列何者?

(A)不具有經濟主導權導致女性貧窮化
(B)社會不重視家庭主婦價值導致容易自我批評
(C)以女性為主體的家庭概念
(D)因為不快樂導致受到暴力對待

解析:(B)
家庭主婦症候群這個名詞指的是,家庭主婦或職業婦女負擔太多責任、操心太多所產生的焦慮症狀。而筆者找到的這個解釋與選項略有出入,但筆者無法找到Tavris 與 Wade的文獻,僅有找到在販售的書籍,筆者財力有限,故此題筆者無法給出更好的解析

30.關於成功老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老人與社會共同撤離
(B)多種社會角色能夠維持
(C)主動社交
(D)活在當下,享受樂齡

解析:(A)
(A)撤退理論
(B)持續理論
(C)活動理論
(D)為成功老化的解釋之一

老年的相關理論有:撤退理論、活動理論、持續理論,而後者兩個理論比撤退理論更適合詮釋成功老化。
成功老化三元素:維持認知的能力(不失智)、遠離疾病維持身體的功能(不失能)、保持活耀參與活動(Rowe & Kahn,1997)

31.依據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論,兒童在國小階段是屬於具體操作期。有關此階段認知發展特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保留概念:瞭解質量、長度、體積的可逆性
(B)分類概念:相同物體的歸納能力
(C)組合能力:對算術及物質不滅概念的理解
(D)抽象思考能力:運用符號的能力

解析:(D)
(D)形式運思期:關鍵字為抽象思考、邏輯推理、假設怎樣怎樣
具體運思期:關鍵字為具體、可逆性、物體守恆

32.有關同性戀的敘述,下列何者是事實而非迷思?

(A)同性戀者有一種引誘異性戀者的慾望
(B)同性戀是一種異常、不正當或非法的性取向
(C)異性戀與同性戀者皆可能感染與傳播愛滋病
(D)同性戀的性取向容易被改變

解析:(C)
(A)錯誤,無此說
(B)古老且錯誤的迷思
(C)正確無誤
(D)錯誤,性取向是天生基因、激素及環境共同決定,成因相當複雜,並無法輕易改變

33.有關跨文化收養的社會工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
(B)強調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似性
(C)拒絕任何原生家庭的訊息
(D)讓孩子多接觸原來文化訊息

解析:(C)
(A)(B)常理判斷上正確無誤
(C)工作者要做為橋樑去溝通協調出收養家庭的關係,而非完全拒絕往來
(D)孩子長大後還是會發現到差異,多接觸原來的文化,有助於孩子發展上的認知整合

34.卡爾馬克思(Karl Marx)所稱當從屬階級的成員內化了統治階級的觀點並合理化不平等現象是指下列何者?

(A)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
(B)階級意識(class consciousness)
(C)規範意識(normative consciousness)
(D)階層意識(stratified consciousness)

解析:(A)
(A)以馬克思的概念裡面,階級是對立的,所以他認為無產階級會認同統治階級的觀念的這件事,原因是被洗腦的和誤導的,故稱之為虛假意識
(B)顧名思義,就是對於階級的自覺,察覺到自我的階級
(C)規範意識是人們對於社會規範的認知與了解,對於規範有所覺知並遵守規範(Kataoka,2010)
(D)以原文去搜尋,找不到相關資料,以階層意識去查詢,都會跳出(B)選項的階級意識,應該無此名詞

35.工作單位告知員工,新主管到任,員工想像新主管是一位漢人中年男性。到任後,員工發現新主管是一位年輕原住民女性,而大吃一驚。理所當然認為主管會是漢人中年男性之現象,最符合下列那項描述?

(A)壓迫
(B)歧視
(C)偏見
(D)排除

解析:(C)
(A)用權勢逼人服從(教育部國語辭典)
(B)(C)偏見是指個人對於某些特定族群、團體、成員的不友善態度,而歧視是基於偏見所展現出來的行為(國家教育研究院)
(D)消除

36.有關貧窮文化論者的主要觀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多數貧困人口都是長期貧困,甚至有些歷經幾代
(B)一個重大事件,例如離婚、疾病或死亡等等經常是掉入貧窮的原因
(C)大多數窮人一生都是窮人
(D)窮人經常失業,無論他們的工作能力如何

解析:(B)
(A)(C)(D)貧窮文化理論是指,因為長期處於物質缺乏貧困的狀態,進而產生的一種次文化,而這種文化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經過世襲而影響窮人的態度跟行為。簡單來說,貧窮是種文化、一種宿命
(B)當初美國學者路易斯(Oscar Lewis)提出貧窮文化論,就是不認同當時社會認為的貧窮歸因理論,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提出較為偏向宿命論的貧窮文化論。

※筆者認為,貧窮歸因的確有其相關性,而貧窮文化論則是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去解釋貧窮,與貧困者認識、工作、相處,確實能夠發現到所謂的貧窮文化與價值觀,有時候窮只是因為「眼界不同,想法不同。」去接觸不同層級的人開闊眼界,確實有助於脫離貧窮

37.社會學者對社會階層測量方式是以兩個或以上社會成員所具有的條件,包括:財富、收入、教育程度與職業類別等來衡量其所屬階層,此種測量方式為下列何者?

(A)觀察法
(B)聲望法
(C)多項指標法
(D)生活方式法

解析:(C)
(A)觀察法:以人的感官,運用科學的方法,直接探究一些行為,並對觀察所得做系統化的分析,解釋其意義,藉以獲得某些推論(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1995)
(B)聲望法:由具備豐富知識的人來評斷社會成員的等級。放到現在來看,就是具有話語權的人,來賦予他人階層*註1
(C)從題目敘述,以兩個或以上所具有的條件去測量,可以推測出這個選項較為符合題幹。
(D)生活方式法:就是從生活方式來去認為誰是高階層的人,像是聽歌劇、參加舞會、打高爾夫、認識大老闆,這種的一般生活綜合評價出來的*註1

38.Amato(2000)的離婚↔壓力↔適應的觀點,離婚過程起始於父母與孩子共同面對的壓力事件,這些壓力源將增加父母與孩子之負向影響危機。而離婚對兒童的影響端賴各種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結果。離婚過程的保護因子,下列何者錯誤?

(A)社會支持度
(B)兒童氣質
(C)有效的因應技巧
(D)安全、穩定的鄰里環境

解析:(B)

原文翻譯:減輕離婚負面影響的資源可能存在於個人內部(C),如:自我效能、應對技巧、社交技能)、人際關係(A),如:社會支持、結構性角色和環境(D),如:就業、社區服務、支持性政府政策。

*本文獻為Amato, P. R. (2000). The consequence of divorce for adults and child,感謝wko 非社工系社工師提供文獻

39.兒童性侵害的亂倫案件,社會工作者對受性侵害兒童的治療目標有許多,包括:①提供安全舒適的談話環境 ②鼓勵表達憤怒,提供生存技巧 ③處理特殊治療需求 ④教導受害兒童確知侵害不是自己的錯 ⑤強化家庭溝通、支持及功能等。下列治療目標的順序何者正確?

(A)①④②③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A)
從選項來看,①⑤固定住,所以只要探討②③④的排列順序,以①「提供安全的對話環境」之後應該會接續談話的選項,故先討論②④,③先往後挪,②④之間選擇邏輯上會以④為優先教導兒童觀念,解除兒童的罪惡感,再鼓勵他去表達,會比較通順。會談完以後再來處理③的需求

40.Steinberg(2007)認為家有青少年的父母應多採用威信型教養方式,下列組合何者正確?
①以具滋養性的關係,增進父母的影響力
②這種教養方式可以提供青少年支持與教導,並幫助他們發展出較佳的自我規範能力
③這種教養方式能夠杜絕青少年偏差行為
④這種關係可以促進青少年對人際互動的認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B)
①②④父母的溫暖關懷,且父母又有規範管控青少年,使得青少年在父母的關懷與規範之下,發展出自己的能力
③不完全錯誤,但杜絕兩字太過於武斷與絕對,故此選項較為不佳

研究指出,開明權威(威信型)教養方式最有利兒童與青少年的發展,這類型的親子互動可以支持孩子的身心需求,又有權威可以規範並引導孩子正向的成長,這樣的教養結合了高程度的溫暖(情感回應)與高程度
的規範(行為要求),孩子各項發展結果較佳

*註1:感謝楊姓夥伴的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